炎熱的夏天,翠玉又甘甜的佛手瓜,帶給你不同的味覺享受~
第一次認識佛手瓜,作法超簡單,呈現食材原味,清香甜~
家常菜好吃又好做,快來佚起學吧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你知道嗎?
● 佛手瓜為 葫蘆科佛手瓜屬 植物,又稱合手瓜、合掌瓜、佛手
● 原產於墨西哥、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,1915年傳入中國、台灣
● 佛手瓜清脆,含有豐富營養,每千克鮮瓜中含:
蛋白質5克、脂肪1克、纖維素30克、碳水化合物77克、
維生素C220毫克、核黃素0.1毫克、鈣500毫克、磷320毫克、鐵40毫克
● 台灣一般食用的綠色龍鬚菜乃是此種植物新生的嫩莖。
【開陽翠玉佛手瓜】
真是有料
主要食材:
● 佛手瓜兩顆
● 蒜頭兩粒
● 蝦米一把
調味料:
● 鹽巴適量
注意事項:
(1)蒜頭敲碎、剝皮。
(2)將佛手瓜削皮,需使用菜刀,因瓜體有許多摺痕,較不易處理。
(3)蝦米需先泡水,料理時再瀝乾放入鍋中。
請你跟我這樣做
(1)將削皮後的佛手瓜切成薄片,約2mm。
(2)熱鍋後將少許油倒入鍋中,放入蒜頭及蝦米爆香,香味出來後,即可放入佛手瓜。
(3)加一小杯水以中火燜煮約10分鐘至顏色透明、較深的綠色。(此圖尚未熟透)
(4)加入鹽巴翻炒即可起鍋。
阿嬤說
*佛手瓜要好吃,要煮卡「ㄋㄨㄚ」~
煮軟爛點口感很像瓢瓜(瓠仔)~
味道非常香甜
這一顆小小的東西真是寶物!
製作日期:2013/09/08
同天滿漢全席之三杯雞請看【阿嬤牌三杯雞】
小常識
蝦米又稱「開陽」,據說是因為蝦子被中國人視為補陽聖品。蝦米是小蝦子乾燥處理而成,分為兩種:
「冬蝦(台)」體型較大,呈淡紅色,蝦體較粗圓,是蝦子曬乾而成;「蝦皮」體型較小,蝦體扁平,呈淡黃色,是蝦的幼苗。
● 保存時要將袋子或罐子封好,放在冰箱冷藏,不然帶有鹽份的蝦米和空氣接觸後容易潮濕而產生臭味。
● 料理時必須先浸泡過,再以熱油爆出鮮味,才能帶出主菜最動人的風味。
可參考【海鮮好正點】
*我們這次炒佛手瓜所使用的是體型較小的蝦皮歐!
● 所謂「補陽」並非指壯陽,而是器官功能不佳,而須補足身體的陽氣。而在中醫裡,身體是陰陽的複合體,因此除了補陽同時也要「滋陰」,才不會治標不治本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芭樂?佛手?呆呆分不清楚~~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阿嬤a懷舊食譜僅此一家,別無分號
(唯一合作夥伴:滴阿【阿嬤古早味】)
喜歡請善用分享
如要轉載請註明出處、網址
感恩。